|
1月2日,建阳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区委书记谢启龙主持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冲作具体部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立新、区政协主席方丹青出席。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立足建阳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以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指出,2024年,全区上下攻坚克难,一手抓稳定经济基本盘,一手抓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发展态势稳定向好、发展支撑持续增强、发展优势更为彰显、发展动力不断迸发、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建阳发展还存在许多短板。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认清形势,牢牢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和预期目标,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不断开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施“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区委七次全会“6+1”目标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建阳”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建阳贡献。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在各自岗位上扎实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推动我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奋力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发力,扎实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一要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更实举措扩大有效投资。综合施策挖掘消费潜力,衔接落实好省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开展“迎宾客引人流、促消费促发展”活动,全面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抓好项目精准储备,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力度,巩固项目滚动接续势头。力争扬帆出海扩大外贸,持续发挥重点产业链外向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二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抓好高质量科技供给,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壮大高质量创新型企业群体、推进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高素质人才驱动、优化高水平科技金融服务,做实做深与大院大所合作。抓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聚焦我区的“五个一”产业,实施产业链群提升行动,深化新一轮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争创省级开发区,加快打造医卫产业创新研发平台,争创国家级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三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扎实做好5项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市级改革试点工作,继续谋划一批符合建阳实际的自选改革动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和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用活用好绿色产业创新平台和“企呼我应”平台,优化“企业家下午茶”机制,吸引更多龙头企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集聚建阳。打造对台合作的品牌,推动高端纤维、卫材产业、竹木加工等优势产业合作,把朱子理学文化为代表的闽北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海峡两岸交流平台,打造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品牌,持续深化乡建乡创。四要深化学习新时代“千万工程”,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建阳—武夷”新南平核心定位,加快与武夷新区、武夷山市产业联动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拓展“城市体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推进种业振兴,发挥小白茶、水仙茶发源地优势,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乡愁产业,发展“后备箱”经济。探索形成共同富裕实践路径,推动科特派服务向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和乡村振兴各领域拓展,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打造我区的共富试点。五要发挥“千年古县”优势,更加注重激发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做好系统保护,加强红色文化保护。做好传承弘扬,深度挖掘朱子、宋慈、建本、建盏“四大名片”潜力,持续打造“书院文化”品牌,深化“书香建阳”建设。做好活化利用,做足“百业+文旅”文章,推动景区景点串联、旅游线路关联、旅游市场并联,提升运营质效。六要以更高标准建设生态强区,着力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拓展提升“四个全域”目标,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系统修复生态。要大力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力争在林、竹、丝、茶等优势生态产品上率先取得突破。七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和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力稳就业促增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实施大规模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三大平台信息化水平,精准对接重点人群就业。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谋划新一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综治四个一”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推广“解锁群众微心愿”“讲习班”“吃茶话事”等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化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会议要求,要聚力稳增长促发展。尽快出台2025年一季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开门稳”的若干措施,常态化做好“迎宾客引人流、促消费促发展”活动,加力推动全域房票运用,深入实施避险防灾安居工程,发挥“共有产权房”等政策叠加效应,做好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筹备工作、办好配套活动,深入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国债、专项债项目落地,强化“一把手”招商,深入实施“优质资源+专家优秀成果+提供优越环境”招商模式,最大限度争取并释放政策红利,梳理盘活低效土地资源。要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持续巩固“一缕丝”“一滴油”产业领先优势,抓好省级以上企业科创平台创建,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引入一批科技成果,建立重点技术“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培育和引进更多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要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巩固具有建阳特色的改革成果,坚持为民导向、问题导向、系统导向,持续推出新的改革策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要聚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主动融入新南平建设,做好要素保障,稳妥化解留置地问题,持续推进城市宜居品质提升和污水攻坚治理,深化开展“到建阳去、助乡村兴”活动,大力推广“乡村资源流转贷”“整村振兴贷”等金融产品。要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城镇新增就业超2000人,落实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和“两项督导”市级核查,加快机关幼儿园景龙校区、潭山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做实“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加速市区医疗资源整合,持续深化“幸福里”、长者食堂等养老改革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积极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会议要求,要狠抓任务落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增强政治意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预期管理,积极回应舆论关切,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要提高能力本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善于运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要锤炼实干作风,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持续开展“深学廖俊波 三争做表率”活动,发扬“背着石头上山”“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理念,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抓产业、促发展上来。要统筹协调抓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兜牢民生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等工作,抓细抓实社会稳定工作。(庄妍 关锋 张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