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裴礼辉)近日,在武夷山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大球盖菇种植)示范基地大棚内,一簇簇肥嘟嘟的大球盖菇顶着褐色的“小脑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陆续出菇了,每天都采上千斤,基本上都是采下来装好,就被人收走了。”基地负责人张建文说,基地共种植200亩大球盖菇,亩产15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七八千元。大球盖菇采收初期,基地雇佣了七八位当地村民。“大面积采收时,估计要招上百人。”张建文说。 小小菌菇撑开了百姓的“致富伞”。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是一种珍稀食用菌,成品鲜菇色泽艳丽、食味清香、营养丰富,享有“素中之荤”“菌中之王”的美誉。近几年,因其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种植菌菇的首选品种。 本是冬闲田,却因大球盖菇成为了“生钱田”。据了解,基地种植大球盖菇全部利用冬闲田,采用农作物秸秆生料栽培,不用任何化肥,不影响来年水稻种植。 武夷山市被列为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之一,当地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大球盖菇种植进行补助。2024年10月18日,“武夷山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种植大球盖菇现场会”在武夷街道吴齐村召开。2024年,武夷山市共种植大球盖菇1300多亩,产值超过1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