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稻浪飘香,又到一年丰收季。建阳区3万亩再生稻头茬收割工作全面展开,预计平均亩产量720公斤左右。 8月8日,在建阳区水吉镇和平村千亩再生稻示范片里,金黄色的稻穗迎风起伏,飘来一阵阵稻谷的芳香,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忙着收割今年的头茬再生稻。参加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培训班的嘉宾也来到现场参观指导。水吉镇和平村千亩再生稻示范点总面积约1000亩,已连续八年亩超“吨粮”。 建阳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罗春华:“我们福建山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发展再生稻能更好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因为现在农村比较缺劳动力,机械化的再生稻,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够的问题。” 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等优势特点。近年来,我区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种粮农民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此外,还通过托管服务和代耕代种等形式实现小农户和大农机有机衔接。 水吉镇李家寿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家寿:“预计今年平均亩产量720公斤左右,还是很可观的。再生稻的优势主要是成本低,因为第二茬不用打田、育秧、插秧、撒药,肥料也只有头茬的五分之一,算下来差不多每亩成本低了850元左右。现在机械化,两三天就能收割100多亩,为再生稻的二茬生长留出充裕的时间。” 据介绍,建阳区是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和全国社会化服务试点县。2024年我区新增千亩以上再生稻示范片2个,百亩以上示范片8个,再生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3万亩,发展到3万亩。(黄子荣 林晞 池魏扬 吴大灼 吴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