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甲族自堪称,濂洛渊源此独承。庙祀千秋光奕奕,衣冠百代庆绳绳。地联云谷文峰逈,路接西山灏气腾。自是胜朝多隐豹,于今犹慕海中蔆。 ——黄景辰《思斋书院》 翁姓族人在莒口有两座书院,一为思斋精舍,一为三贤堂。 翁姓的莒口始祖为翁郜。“翁郜字季长,祖居长安,唐末授调,渡江入闽,同属舅刘翱带领三十六姓到闽地,始居建州崇安镇,再迁建阳考源,复迁莒口”。综合翁氏、蔡氏、刘氏族谱,均有记载,唐末五代,翁、蔡、刘三姓入闽后分别居麻沙、莒口一带。翁郜为莒口开基祖。 宋朝末年,翁郜的后人有一位叫翁合的。《翁氏宗谱》绘其像,曰“十七世礼部侍郎合公像”。翁合字叔备,世人称丹山先生。翁合是神童,七岁就能写文章,参加童子科的科举考试,登嘉熙二年(1238)进士。景定年间(1260-1264),翁合被擢拔为侍讲。 宋朝末年,翁郜的后人另有一位叫翁泳的。“翁泳,字永叔,始祖郜,唐昭宗朝谪次,从王潮入闽,泳笃志好学,从蔡节斋游(蔡渊),与熊竹谷(熊庆胄)、蔡觉轩(蔡模)为同门友,注释《河洛运行讲义》,学者称思斋先生”。(《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十五》)熊禾称翁泳著作极多,只是许多的著作毁于丙子兵难——即元军入闽。翁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学宗考亭,尤邃易奥”的思斋先生,建思斋书院。 清道光《建阳县志·卷十三》的编者感到翁泳的身世含糊,特别以小字注释:“旧志。按思斋受业节斋先生之门,见《勿轩文集》。一说思斋从朱子游,居匙涧,朱子为题“匙涧草堂”扁字,《了凡纲鉴》引之。又谓思斋名道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