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一茬收两季”。3月29日,建阳区再生稻插秧作业在水吉镇和平村拉开序幕。今年全区再生稻种植面积3万亩,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秧苗移栽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水吉镇和平村成片的稻田里,三台高速插秧机在田中来回穿梭,正式拉开全区再生稻插秧作业的序幕。机械化插秧效率高,一台插秧机1小时作业面积可达5亩左右。据介绍,水吉镇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早年的300亩增加到今年的4000亩,这得益于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和品种改良等。 水吉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副镇长吴隆灿:“从最早的‘佳福占’,到现在甬优‘1540’甬优‘1949’,无论从品质的特性和产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通过示范推广,让更多人愿意走入再生稻这个行业来。第三是我们与高校合作,包括我们与福建农林大学进行栽培和品种示范的推广。” 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等优势特点。近年来,建阳区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种粮农民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 区农技站站长温良英:“我们建阳区政府非常支持粮食生产,及时出台了稳定粮食生产十条措施,对连片种植再生稻3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最高补助每亩200元。我们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强化科技支撑,我们今年引进了两条全自动的育秧生产流水线。” 据统计,2024年全区新增千亩以上再生稻示范片2个,百亩以上示范片8个,再生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3万亩发展到3万亩。(黄子荣 刘剑锋 吴大灼 温良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