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南平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地,20多年来,这项制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批批科特派的助力下,建阳桔柚成为了当地一项绿色富民的特色产业。眼下,又到了桔柚丰收季。 近日,在位于水吉镇的仁山桔柚生态果园里,种植户张水生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桔柚,然后进行分拣、包装,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建阳桔柚种植户张水生:“目前我们正在采摘露天种植的桔柚,今天基本上可以采结束,采完以后,我们就陆续开始采摘大棚果。预计今年果园总产量大概在500吨左右,预计产值在600到800万元之间。今年大棚面积增加了,所以大棚这块收益会更多些。预计比去年增加100到200万元。” 早在1993年,张水生就通过“高位嫁接、重心下移”技术试种了50亩建阳桔柚,这项果树嫁接技术,为南平市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开展“千人大调研”,南平市探索总结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科特派的指导下,仁山果园如今已发展430亩桔柚,陆续新建了100多亩高标准大棚、打造物联网管理平台、试种“明日见”“红美人”等柑橘新品种,朝着智慧果园的发展方向迈进。 省级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南平分院果树研究中心负责人应薛养:“科特派要站在更高的视野,更深入地研究存在的问题,然后来制定一些方案,进行长期规划。接下来还要搞智能的水肥一体化,还要搞滴灌的一些技术,向数字化、智慧果园去升级转变。” 据了解,我区共有122名各级科技特派员、18个团队科特派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拥有丰富桔柚种植经验的张水生,今年也成为了一名科特派,处理完自己果园的事务,他又赶往回龙乡均中村桔柚基地,指导种植户施肥。在他的帮助下,这片桔柚第一次结果就收获了3万多斤。 建阳桔柚种植户张水生:“我也是受惠于科特派,现在我成为科特派的时候,希望尽一些微薄之力,帮助其他的果农。建阳桔柚这个品牌是属于地方性特色的品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品牌做好,共同来维护。” 截至目前,我区种植桔柚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量约4.5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桔柚成为了当地一项绿色富民的特色产业。(庄妍 刘剑锋 丁健伟 曲家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