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熙四年(1240年),金国亡国六年了。这年四月,蒙古派使者王楫来议和,王楫的身影已是第五次出现在宋王朝。王楫本是金国人,他带领金兵与蒙古军血战三日后被俘,成吉思汗爱其才而不杀,让他变成一只往来南北的鸽子,充当“和平使者”。宋王朝抗战情绪高涨,王楫的第五次和议依然没有结果,他郁郁成疾,客死南方,宋王朝倒是厚赠丧葬物品,并派遣使者护送王楫的灵柩北返。 这一年,第一期的宋蒙战争已接近尾声,一年后,因窝阔台酗酒暴毙而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也在这一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到合州(四川合川)东十里的钓鱼山筑寨,钓鱼山的防御工事将终结第二期的宋蒙战争——宋朝与蒙古战争的蒙哥时代。 这一年,宋慈的好友刘克庄任广东提刑,他们相隔越发的遥远了。广东的刘克庄到惠州巡按,特意去拜谒一个女人——朝云——那位12岁就陪在苏东坡身边的丫头。刘克庄看到朝云墓地和六如亭荒草萋萋,心里猛然惊起的是建阳岁月,他想起在建阳溘然长逝的妻子林节。刘克庄不忍心朝云的荒凉,整理墓地并写了首诗: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怜苏小坟。 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 吴中人没忘真娘墓,杭州人没忘苏小小墓,可惠州人为何遗弃了朝云?惠州郡守见了此诗后立即将朝云墓、六如亭修整一新。 这次,宋慈去的常州比不上弥漫着东坡诗意和朝云温柔的惠州,常州形势的恶劣,完全超乎他的想象。 常州不是战场,却是重灾区,宋慈上任时,绍兴府荐饥,临安府大饥。 荐饥,是连年灾荒;大饥,是严重的灾荒。 整个浙西,一片大旱,又飞蝗来袭。 米价像山洪爆发。起初三十六贯一石,上涨,一百贯,再涨,斗粟一千,涨价的势头汹涌澎湃无法控制,饥民有的全家饿死,有的一起投江,浙西满路都洒着殍死者,充斥着流民。 六月,皇上让近臣向天地、宗庙、社稷、宫观祷雨,并颁下诏书: 亢阳为害,日事祷祈,邈无报应。且闻飞蝗为孽,朕心惕然。自七月一日,避正殿,减常膳,应中外臣僚,并许直言朝廷阙失。 知宁国府的杜范被召还都。杜范一进京就直言说:方今的天下,人民没有一粒粮食,物价腾踊飞涨,临安城中,气象萧条,路上饥民饿死,街上流民充斥,剽掠抢盗成风——这是内忧;新兴的北兵乘胜善斗,中原的群盗假借各种名义崛起,入侵的元军已攻毁巴蜀占据荆襄——这是外患;天象异常,彗星吐芒,冬响雷,春下雪,海潮涌进都城,京城周边全是赤地——这是天怒;百姓死于战争和饥馑,父子互相抛弃,夫妇不能相保,各种谤言载道——这是人怨…… 然后,杜范将话锋直指之前的权臣韩侂胄、史弥远,杜范说,他们分别掌军政大权十三年和十七年,三十年的酝酿,才有此内忧外患天怒人怨。 必须亡羊补牢,一批梗直清醒的大臣开始为大宋补牢。当时朝堂中的“公清之相”是:李宗勉。 因为李宗勉,宋慈走进了常州。 嘉熙三年(1239年)春正月,李宗勉担任左丞相兼枢密使。 左丞相的职务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管理政务,中书门下省也称“东府”;枢密使管理的是军务,枢密院也称“西府”:东府、西府合称“贰府”。贰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和军事领导权,李宗勉集军务、政务于一身,同时掌管文武大权。 李宗勉还管理“总后勤部”——诸军料院。南宋仓库钱粮的出纳专由粮料院主管;官吏军兵的月给也由粮料院出文据到仓库请领。 肩担重任的李宗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急需一些老成持重的人帮他渡过浙西灾荒的难关,当常州需要一位知州的人选时,他想到了宋慈。 宋慈受命于危难之间。 因是赈灾,家人都送回建阳,只带了刘达,策马驿道直奔常州赴任。 一日黄昏,停马“荻铺”。 荻铺也称递铺,站在递铺北望,有临安屏障的“独松关”,关的两侧又雄距着“百丈关”和“幽岭关”,此地注定兵家必争。宋慈转过身,看递铺不远的村落,转身问刘达,你看到几家炊烟。刘达说五家。接着又说,这是大哥第五次数炊烟了。宋慈又问,村中几户人家?刘达说约三十户吧。宋慈到了驿铺楼上,又远望了好一会,回过头对刘达说:离我们最近的那人家其实不是人家!刘达疑惑的重复了一句:那人家不是人家? 约三十户的村子,只有五户人家有炊烟,还有一户存疑,这是如何的惨状,月色穿过户牗,宋慈久不能寐,满脑子旱灾、蝗灾、救灾。 想起当年吴和中先生教读《诗经》, “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和中先生引用朱老夫子的话说:诗中写的是古人晚间点火诱捕蝗虫的事,蝗虫喜好温暖干燥,久旱则必蝗。 蝗灾是继之以旱灾的二次打击。 灾荒严重时,如何抗灾? 记得朱老夫子在崇安遭遇严重水灾时,夫子与崇安知县诸葛廷瑞救灾赈粜,极力劝导富豪发放家中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后又上书官府,请求在五夫建仓,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辛稼轩任江西安抚使时的救灾,当时,稼轩从湖南来到江西,面对严重的饥荒和粮价的飞涨,他叫人在通衢大道上张帖榜文,只八个字:“闭粜者配,强籴者斩”,便安稳渡过危机。 朱老夫子循循开导,辛稼轩雷厉风行,夫子的方法起效慢,而稼轩的方法又“杀气太重”,夫子曾说“(稼轩)此八字若做两榜,便乱道。”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宋慈在梦的呓语中突然醒来,一边,刘达正说:宋哥醒了?还说梦话了!对了,宋哥,那户炊烟,真不是炊烟,是香火。宋慈说:噢?刘达说,见宋哥还在睡,我便跑去看看,是座庙,嵌着一联,“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驱蝗成稳岁,将军合号百虫来”。 宋慈说:噢,那是刘猛将军庙。 刘达说:是。 宋慈说:他现在是驱蝗的神仙了。 原来,刘猛就是抗金名将刘锜(1098-1162年),曾于宋高宗间转战于镇江、扬州、金陵一带,战功显赫,深得民心,百姓立祠纪念。后来,太湖一带蝗灾频发,刘猛将军的职能转换,由战场杀敌转为田野灭蝗。再后来,刘猛还被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专职灭杀蝗虫,有敕书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 宋慈问:村中百姓如何?刘达说:太惨了,小孩待哺,老人待毙。宋慈洗脸的手停了一会,迅速擦了一把,道:备马。 不日,午时,刘达和宋慈到了一处“荆溪馆”的驿站,宋慈边下马边对刘达说:到常州了。跨进驿馆,迎面的壁上题着首诗: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报驿桥风月道,舍人须鬓白千茎。 饭毕,二人直趋常州。进得城来,再不多时,便到了子城,谯楼挺立,西边手诏亭,东面班春亭。谯楼门楣上书“常州”二大字。 宋慈伫步略停,看了看二字。然后入仪门,甬道上迎面一位官员,后面随着几个吏员,为首的匆匆行礼,道:通判杨白见过宋大人。宋慈忙回礼道:可是淳则兄。对方答:正是。边说,边走进州府正厅。 刘达已将随身物什搬入后堂。宋慈留在正厅,对杨白说:杨通判,灾情刻不容缓,各县官员我尚不熟识,能否通知司法、司户,还有各位知县、主簿、县尉来签厅一议?杨白问:什么时候。宋慈说:越快越好。 入夜,最远的宜兴知县带着主簿、县尉也到了,众人坐定。 通判杨白、司户钱镗、司法姚璪、晋陵知县李仁卫、武进知县叶酉发、无锡知县赵絒夫、宜兴知县王镕,加上各县主簿、县尉,十多人在灯光之下默然无声。 宋慈说:诸位,仲冬夜寒,却要各位秉烛议事,宋某甚是不安。宋某奉朝廷之命出知常州,朝廷有令,以赈灾为第一要务。如今民有倒悬之苦,宋某如芒剌在背,睡不安稳啊! 众人继续听宋慈说:荆溪驿馆墙壁上,有首诗,是徐铉的;谯楼门楣上勒的篆字“常州”,也是徐铉的:诗、书、文俱佳的徐铉为常州留下了浓重的文气!对了,早时,有占相者曾说篆字“常州”的笔势雄伟,“常”字轮廓像金钟,“州”字字形像六条龙,二字相叠如金钟覆群龙,是状元接踵而出的吉兆。后来,熙宁、崇宁、嘉定间真的应验了三次。 宋慈又道:南渡前,杨龟山讲道城东书堂,理学之传兴盛,更是士人辈出,人文荟萃。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宋慈为何扯起文化这面大旗! 宋慈并没停,继续说:“士人,知礼义廉耻,百姓呢?他们或陶或冶,安居乐业,靠近江湖的百姓多以捕鱼为业,靠近山地的百姓多以茶薪炭石竹木花果为业,各邑并无游民刁民。富户有仁义,贫者非刁民,实在是我等为官之人的幸事。 “俗语云‘苏常熟,天下足’,但是,常州的田地与浙西他处比,高下不等,只有每年收成好了,人民才可足食,荒年则食不足矣,况且连年旱蝗相继!如今,常州城内外,虽然没有强籴的灾民,但米粮关乎性命,许多富户已经闭祟等待米价上涨,更有甚者,有些富户擅改户籍以避赋税。 说完,宋慈看了看司户,司户钱镗低下头来不敢发语。 宋慈说:如今,一斗米的价格已涨过千钱,难保往后不出骚乱。 宋慈讲到此处,在座的各位心下隐约有了不关心民瘼不紧急赈灾的不安。 宋慈说:“建炎以来,常州多异兆,多灾害。记得建炎年间,郡守莫伯康宅中的梅树忽然生出紫心碧晕的奇花,不久,浙西遇大风水灾,常州特别厉害;绍兴元年,枯桔生穗,当时的刘光世还以祥瑞上奏,结果,当年大疫;而后,乾通元年,大水;淳熙二年,大水;淳熙三年,大水;绍兴五年,大旱;嘉泰二年,大蝗;嘉定七年,大蝗……更有甚者,熙宁八年,太湖干涸无水,湖中丘墓街市隐约显现。 “我辈所遇天灾,甚至比以前酷烈,既已有天灾,便不可再有人祸。我一路走来,所过之村,必会点一点有几家升火的炊烟,此次浙西灾荒,十室约有八室已无米为继。” 宋慈转过头,问司户:钱大人,常州多少人户? 钱镗答道:熙宁间曾统计过户数,之后,便没再统计,当时主户九万八千五十三,客户四万五千五百。 宋慈说:一户以五到六人计,常州约七十万到九十万人口,许多正在嗷嗷待哺啊! 而后,宋慈突然大声道:“诸位听明白了,本次赈灾,拟行济粜之法。 “各知县回去,与主簿再核户籍,根据田产贫富,将百姓分为五等,最富有者拿出存粮一半用于助济百姓一半用于出售;较富有者拿出存粮出售而不向百姓提供无偿济助;中等的既不卖粮也不接受救助;次贫者半救助;赤贫者完全救助。只怕富户不愿划入上等,贫户等不及救助,务请各位礼致富户,劝勉贫户。县尉加强巡检,确保百姓稳定。” 宋慈话锋再转:朝廷已无米可出,全靠我等自救。司户定出米价,府库的槠币悉数放出,贷给市民,不计息钱,鼓励商户往荆湖路贩米来祟。各县富户的米粮入各县社仓,州府的米粮入籴纳仓。商户外地所购的米粮运到常州天禧桥西的合同场和迎秋门外的造舡场出售。 众人频频点头。 宋慈又对通判杨白和司法参军姚璪说:请姚参军依律拟好榜文,提请杨通判审定,而后,张贴于通衢之地,让富户不去籍避灾,让百姓安心不成流民。 姚璪答道:是!杨白似犹豫了一下,没说话。 宋慈又说:对了,各县都在县城东面设立漏泽园,由各县差人掩埋无主尸体,以免灾后引发疾疫。 宋慈最后说:宋某将上奏朝廷,乞求免除百姓租税。拜托诸知县用心赈灾,全活灾民;拜托诸主簿,核实户籍,尽快析人户为五等;拜托县尉,多加巡查,不生民变。 众人起身,宋慈见一位方额高个的年轻人,招了招手。年轻人上前,宋慈问:你可是独善先生(史弥巩)的二儿?对方答道:正是在下,武进县尉史能之。宋慈说:果然有乃父之风。又道:灾情严重,你且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