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龙模,小名盛三佬,化名香菇佬。祖籍江西兴国,出生于建阳书坊。民国23年(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书坊丁厝苏区交通员、文书,中共丁厝区区委副书记,顺建县委副书记,邵顺建县委副书记、书记等职。 和盛少年时读过3年私塾,粗识文字。为人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民国17年9月,崇安上梅农民暴动胜利的消息传来,打土豪、反抗阶级压迫的思想在他脑子里萌发。这年秋天,谷还未收成,土豪就来村里催租讨债,逼得贫苦农民无法生活。和盛当即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说:“稻谷还在田里,玉米还在山上,你们就来讨债逼租,我们什么也没有!”因而得到当地贫苦农民的拥护。 民国20年4月,方志敏率红十军攻克崇安长涧源、赤石。这时,地下党干部刘仕德,介绍和盛当交通员,深入崇安苏区传递情报。次年7月闽北红军独立团团长黄立贵率部挺进书坊,攻打以赖长生为首的大刀会,战斗失利。陈和盛设法将被围在溪南的部分红军安置到菜窠休整。又和三哥陈凤鸣带领红军击溃茶布大刀会。民国23年陈和盛由郭从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担任苏区交通员,建立中国共产党丁厝区第一个秘密联络点。 民国24年7月成立丁厝区赤卫队,和盛任副队长兼文书,次年提为区委副书记。民国27年初,县独立营改编为抗日义勇军,他发动苏区群众支援红军北上,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这年,他秘密发展沈九妹等人为中共党员,还组建农会,把青年、妇女、儿童组织起来。民国28年秋,顺(昌)、建(阳)县委书记刘水生病故,省委派张家才为书记,和盛任县委副书记。次年,邵、顺、建县委派和盛与何玉莲前往边区基点村组织发动群众,赶制军鞋,支援抗战 民国31年2月,国民党闽、浙、赣三省“剿共”总指挥部对闽北苏区进行大规模的第二次军事围攻,施行经济封锁。和盛根据省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力量,孤立顽敌”的指示,派郑明子打入敌人内部,充当书坊丁厝村保长,为红军游击队买盐送米,传递军事情报。同年春,和盛向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汇报书坊苏区工作情况,省委对他的工作表示满意,并交与寻找省委机关新驻地的任务。和盛与王文波跑遍华家山、三峰山、水岩岗和太阳山。7月,省委确定以太阳山为省委机关驻地。和盛这时任邵、顺、建县委书记。由于妻去世,遗下幼孩,经党组织批准,他与何玉莲结为夫妻。民国32年初,他俩参加省委在太阳山举办的第五期武夷干校学习班。同年4月,和盛得悉国民党第三战区警备司令钱东亮正调集3个正规团兵力,发动第三次军事围攻,要包围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驻地。他及时向省委汇报并提出“调虎离山”计,左丰美率省委主力部队向敌军开火,突出重围吸引住国民党政府军使省委机关安全转移。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陈和盛和何玉莲带着幼儿连夜出发寻找省委。他俩先到邵武横排地下接头户杨梅锤家,将儿子寄养在杨家,并得他的掩护,转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卫闽槎溪村。他俩白天隐蔽在接头户家,夜晚外出找地下党员,开展革命活动。正当工作有新进展时,甲长郑阿勤告密,和盛夫妇同时被捕。国民党军如获至宝,利诱拷打、软硬兼施,妄图从他俩口中得到省委机关的情况。和盛夫妇手脚被打断,直至悬吊得奄奄一息,仍坚贞不屈。这年5月20日下午,和盛夫妇英勇就义于邵武朱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