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字直卿,号勉斋,长乐县人,黄瑀之第四子。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春,得朱熹门人刘清之推荐,到崇安五夫受业于朱熹。他刻苦读书,深得朱熹的赞赏。淳熙九年,朱熹将次女朱兑许配给他为妻。 庆元初,已过不惑之年的黄干始出仕,监台州酒务。不久,因母病逝,辞归守孝,从学于他的人很多。朱熹这时写信给他说:待竹林精舍建成,“便可请直卿挂牌秉拂也”,把他当作自己事业的继承人。 为了养家活口,黄干不得不“仰禄于州县”。朱熹临终,写信嘱咐他编《丧礼》、《祭礼》。黄干持心丧(弟子之丧)三年,又得监嘉兴府石门(今属浙江)酒库。 宁宗嘉定九年(1216年)夏四月,黄干举家居考亭。当年闰七月,于建阳城内建草堂,名环峰,以继志传道为己任,聚徒讲学,身体力行,声名远播,“巴蜀江湖之士皆来受学”。嘉定十四年正月,他写成《晦庵朱先生行状》,为保留朱熹生平事迹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他遣长子黄辂到黄坑朱熹墓代他辞恩师,并命长子辂、三子腹留居环峰承父业,自己归老福州,当年三月病逝,终年70岁。有《黄勉斋文集》传世。他所作《代祭林黄中侍郎文》,对弹劾过朱熹的林栗,能不计旧仇,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因此,其道德事功深为世人赞许。清雍正二年(1724年),诏从祀于孔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