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书香建阳 > 历代名贤 > 正文
朱熹(1130~1200年)
2022-12-28 08:56:22  作者:   来源:建阳县志   责任编辑:


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晚号云谷老人、沧州病叟、遁翁,别称紫阳。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南建113于尤溪,曾居建瓯、崇安,晚年定居建阳。

朱熹自幼聪颖,善于探求知识。四岁时,父朱松指着天对他说:“那是天。”朱熹反问道:“天上为何物?”朱松感到十分惊奇,于是训勉益勤。朱熹五岁入小学。八岁,朱松教读《孝经),朱熹在书上写道:“不若是,非人也。”次年读《论语》,孔子曰:“仁远矣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认识到学“仁”好象下棋一样,要从实处下功夫。绍兴十年(1140年)父松遭“怀异自贤”的谗言,罢官,闲居建州(治所今建瓯),朱熹受学在家,耳濡目染,“而心好之”。同年,他随同父朱松到建阳县城登高山表兄邱子野家暂住。暇日朱松手书苏东坡《昆阳赋》教读子侄,朱熹受到爱国忧民的思想教育。绍兴十三年三月,朱松逝世于建瓯,遗书嘱咐朱熹:“胡籍溪,刘勉之,刘子翚三人,学有渊源,吾死后,汝往受学。”次年,奉母祝氏移居崇安五夫里。绍兴十七年,举建州乡贡,获得考官蔡兹评论:“他日为非常人。”第二年,进京考试,中进士。

绍兴三十二年,朱熹以迪功郎出任泉州同安县(属福建)主簿。到任之初,将县衙闲居之室改建为“高士轩”。法令公布于楣间。兼管县学,选优秀子弟入学,聘名士任教。学规严格,身为表率。绍兴三十七年,同安主簿任满,以养亲为由,请任祠官,隐居武夷山间,讲学著述。

乾道二年(1166年)八月,朱熹前往湖南潭州(治所今长沙),访友张拭,互相切磋研求学问。乾道六年,葬母祝氏于建阳县崇泰里(今莒口乡)马伏天湖旁,筑寒泉精舍于墓旁守孝。出外寻胜,发现云谷深幽清静的优美环境,于此盖草堂三间,名之“晦庵”,自号晦翁。有刘、祝穆等在这里从学。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在寒泉精舍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接着,朱熹陪同吕祖谦去江西铅山县与陆九龄、九渊兄弟围绕“教人”问题,进行学术讨论。结果各执已见,不欢而散,史称“鹅湖之会”。隐居时期,朱熹陆续编著《程氏遗书》《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诗集传》与《周易本义》等20多部重要著作,初步奠定理学思想的格局。

淳熙六年三月赴任南康军知军。任内修复白鹿洞书院,颁布《白鹿洞学规》。八年十二月改任两浙东路茶盐司常平使。当时浙东大饥,即日单车就道,按行境内,惩办贪官污吏与豪右奸滑,任用耿直贤良,革除和买、役法等弊政,请皇上颁发崇安《社仓法》。次年卸任还乡。淳熙十年四月,在武夷五曲建成武夷精舍,四方前来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

孝宗朝(1163~1189年),朱熹上殿奏对3次,应诏上书3次,备陈修政事,襄夷狄,选大臣,振纲纪,养民力,厉风俗,对“靖康之难”,大声疾呼:“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

淳熙十六年初,朱熹对定稿已久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进行修改,并撰写这两本书的序言。同年十一月,奉诏赴任漳州(今属福建)知州。任内蠲减本州赋税与杂税,奏闻经界利害,刊《四经四子书》。他要在漳州实行田亩经界,开始丈量土地,核实税册,遭到大户豪右的反对。绍熙二年(1191年)二月,朱熹长子塾病逝,四月辞职离漳州。

朱熹于绍熙二年五月到建阳,住在童游桥头。他在《答吴伯丰书》谈到:“今不复成归五夫,现就此谋卜居。已买得人旧屋,明年可移。”一方面在考亭购买一所旧屋,进行修葺,并建小书楼一座,匾张拭遗墨“藏书”两字。次年六月迁入考亭新居。迁居后,他撰写《告家庙文》说:“卜葬卜居,亦既累岁,时移岁改,存殁未安。乃眷此乡。”“生亦皇考所常爱赏而欲卜居之地。今既定宅,敢虔告,以安祖考之灵。”

绍熙四年十二月,诏任朱熹为潭州(今长沙)知州、湖南安抚使。次年五月赴任。适遇瑶民起义,他诱降之。同时修岳麓洞书院,扩建学舍至百余间,另设额外学生名额,以驻四方游学之士。朱熹白天治理郡事,夜间常与诸生讲论,略无倦色。当时宁宗即位,赵汝愚出任宰相,皇上召朱熹入朝奏事。同年八月进京,授予焕章阁待制兼侍读。时韩佗胄专权,朱熹奏罢建东宫等事,都未被采纳,十一月回到考亭。

朱熹回到考亭后,四方求学的门生欲来求学,至此建成竹林精舍(后改沧洲精舍)。精舍创立,莘莘学子抠衣而来,远自川蜀。朱熹与蔡元定、黄干、刘爚、蔡沉、叶味道、李方子、辅广、范念德等门生研究学问,发明义理,创立著名的考亭学派。

庆元二年(1196年),韩侘胄党羽、监察使沈继祖弹劾朱熹“欺君罔世,污行道名”。朝廷严禁“伪学”,朱熹罢官,蔡元定贬谪道州(今属湖南),赵汝愚遭流放死于途中。余嘉上书要求问斩朱熹,以绝“伪学”。在学禁十分紧张时刻,朱熹于考亭以沉重悲愤的心情,写下《水调歌头·题沧州》这首词。他在学禁时期,应友人与学生之请,到过邵武、泰宁、南平、古田、福州等处讲学、游览,实则避难。在沧州精舍,仍孜孜不倦濡笔著述,完成《韩文考异》等著述。庆元六年三月初,病情相当严重,晚上还经常给学生讲课直到夜半。初九日午初刻,逝世于建阳考亭,享年71岁。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葬于建阳县唐石里(今黄坑乡)大林谷。出葬前,朝廷令地方守臣严加约束,不准四方“伪徒”会集送葬,以免议论时政得失。送葬者仍多达数千人。后学禁解除,诏谥“文”,赠太师,封徽国公。

朱熹著述十分丰富,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与《韩文考异》等;所编的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近思录》、《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和《程氏外书》等。后人编辑其著作为《文集》100卷,《语类》140 卷,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建阳新闻
今日建阳
炫彩建阳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5995822793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