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安老,建阳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太学上舍释褐出身。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即位后,任右正言,因直言议论政事得罪,贬为明州(今宁波)通判。建炎四年七月,金朝册立刘豫为“齐帝”,与南宋对峙。绍兴初吕祉升任建康(今南京)知府,与吴若。陈充等合著《东南防守利便》—书呈上,认为:“立国于东南者,宜联络淮甸、荆襄之势。临安僻在海隅,当移跸江上,然后可以系东南离散之心。”绍兴四年(1134年),刘豫诱金兵攻袭淮南,江东戒严。这时韩世忠部驻江苏高邮,首当其冲。吕祉上书朝廷,要求派兵援助韩世忠部。接着韩世忠率部退保镇江,吕祉再上书朝廷:“置江北于度外,恐失中原民心”,要求皇上亲率大军救援。于是高宗率军亲征,车驾至平江,金兵与齐军溃。吕祉升任吏部侍郎。 绍兴五年刘豫调乡兵大举攻宋,朝臣纷纷主张退保临安。吕祉据理力争,说:“士气当振不可避退以示弱。”绍兴七年吕祉升任兵部尚书,参议军事。这时因刘光世骄惰不能战,他猫奏朝廷罢刘光世统兵职务,朝廷命王德为屯驻大军统制,郦琼为副使。但王德与郦琼不和,两人到都督府与御史台互相指控,朝廷命吕祉前往庐州(今属安徽)处理交讼事。吕祉至庐州上书密奏朝廷解除郦琼兵权。军中书吏泄漏机密,郦琼派人于邮驿中截获奏书,因此怀恨在心。适逢朝中要调郦琼赴京城临安(杭州),更引起郦琼疑惧,于是挟制4万军队挟持吕祉投奔刘豫,行至离淮河30里的三塔,吕祉下马愤怒地说:“刘豫叛臣,我岂可见之?”,郦琼命士兵逼他上马,吕祉痛骂:“死则死于此。”“刘豫,叛臣也。尔军中岂无英雄,乃随琼去乎?”郦琼害怕动摇军心,就杀害吕祉。吕祉妻吴氏闻噩耗,以帛自缢死。宋高宗赠吕祉为资政殿大学士,特敕葬邵武樵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