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书香建阳 > 建盏 > 建盏百问百答 > 正文
建窑黑瓷的收藏与鉴赏(五):建盏的收藏与辨伪
2022-12-28 08:55:21  作者:   来源:《建窑建盏》   责任编辑:


 

“建窑黑瓷的收藏与鉴赏”专辑共分五集,简要介绍建窑黑釉瓷器的器形种类、造型及胎、釉特征。本集简论建盏的收藏与辨伪。

   
(一)建盏的特色


建盏属于黑色结晶釉,被誉为“瓷坛黑珍珠”、胎质厚实坚硬、釉水绀黑肥厚。

  • 建盏的感观特色

宋代建盏成功地开创了在黑色的底釉上烧制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以及柿红釉、酱绿釉等诸多杂色釉,纹理变幻多样。

建盏釉面乌黑发亮,色泽沉静典雅,纹理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最具神秘性,似为“窑神”之作,极符合宋代崇尚自然含蕴、淡泊质朴的审美情趣。因此,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 建盏的理化特色

以1300度左右烧成的建窑建盏不仅具有硬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黑瓷理化特性,而且还具有釉色温润、致密度高等理化特性。据化验,建盏瓷胎中氧化硅含量62%~68%,三氧化二铝含量21%~25%,而三氧化二铁含量则高达7%~10%;釉水中的氧化硅含量60%~63%,三氧化二铝含量18%~19%,而三氧化二铁含量也高达5%~8%;氧化铁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瓷器品类。因此,釉色乌黑发亮,胎质坚硬如石,叩之有金属声;保温性良好,最适合宋人“斗茶”。


(二)建窑系其他黑釉盏的基本特征
   


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建盏类茶具深受社会各界喜爱,广泛使用,因此,从宋至元代,各地竞相仿制,影响所及,省内有三分之一的县(市、区)烧造黑釉瓷器,其中闽北地区的建阳区中布窑、白马前窑,武夷山市遇林亭窑,浦城县半路窑,建瓯市小松窑,延平区茶洋窑,顺昌县冯坑窑、关山窑、河墩窑,光泽县茅店窑,松溪县九龙窑及闽西北的泰宁县上青窑,将乐县上瑶窑,三明市中村窑;闽东地区的宁德市飞鸾窑;福州地区的福清市东张窑,闽侯县南屿窑,闽清县义由窑;闽中地区的德化县盖德窑及闽南地区的晋江市磁灶窑;闽西地区的长汀县南山窑,宁化县济村窑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省外的江西、安徽、四川、重庆、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市)也发现黑瓷窑址。首先,建窑系仿建产品大多器形较小,以中、小型碗为主,16厘米以上的大型器较少发现。其次,釉层普遍较薄,缺乏建盏的肥厚之感,因此,少见挂釉现象。第三,釉色大多呈酱黑色或酱红色,除少数窑址(如福清东张窑等)外,鲜见兔毫纹,且纹理大多粗而短,少见长而细者;油滴等更是罕见。第四,胎骨较薄,色以灰白居多;有的胎质细密,与青瓷、青白瓷胎相近,缺乏建盏的凝重厚实之感。第五,器底足较平,足根少见倒角(修刀)现象。古玩市场上已发现建窑系其他窑场生产的仿建产品冒充建盏以抬高售价的现象。但有的藏家误将此类器当作高仿赝品。

烧制建盏使用的釉料由于配方的不同,高温下釉的流动和釉中发生液相分离与析晶,形成了兔毫、油滴等数十种釉面效果。此外,由于釉料中含有草木灰带入的0.5%以上的氧化锰,较之浙江的黑釉瓷高约一倍,而较之我国北方的天目釉如河南天目、河北黑定(紫定)、陕西磁州黑釉以及山西怀仁窑、四川广元窑等天目釉高得很多,建盏才具有本身的特殊艺术风格。仿建产品大多黑素无纹,呈酱绿或酱褐色。


(三)建盏工艺的恢复和传承
   


  • 建盏工艺的恢复

建窑自宋末元初,改烧青白瓷器,此后,建窑停止了黑瓷的生产,这一古老的工艺随建窑的衰落而逐渐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了近六百年之久。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阿弗雷德(AIFRED)烧制出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著名的陶艺家安藤坚先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烧成与宋建窑曜变天目碗十分相似的产品,并向曜变天目盏的故乡一福建省捐献了他的作品(现珍藏在福建省博物院)。日本濑户市的长江秀利先生、岐阜县的林恭助先生等也在进行仿建产品的试验并获得成功。1996年11月8日,长江秀利先生向建阳市博物馆无偿捐献了十九世纪末(约公元1880年)和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濑户天目”碗各一件,以表达对天目碗故乡建阳的敬仰之情。这是继八十年代安腾坚先生向福建省博物馆捐献仿宋曜变天目盏之后,又一位向福建文博部门捐献仿建文物和产品的日本友人。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建盏的仿制工作也被提到了有关单位和科研机构的议事日程。于是,自1979年9月始,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实验。经过近二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外交部总务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硅酸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仿建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仿宋兔毫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后,仿宋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

  • 建盏工艺的传承

建盏在历史上享誉世界是因为建窑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不断创新的结果。建盏至宋代中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燃料从过去的松柴到今天的电、天然气,窑炉从过去的龙窑到今天的立方窑,产品从过去较为单一的碗、盏类,到今天的碗、盏、杯、壶、花瓶、人物塑像、动物造型等……建盏的发展是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的结果。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省内至少有大大小小、七十家企业(作坊)在生产仿宋建盏。其中已列入国家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1人、省级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承人2人、南平市级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承人2人、建阳市级建盏制作技艺传承人10人。

现代建盏根据烧制的品种需要,既有用氧化焰、也有用还原焰烧制。


     
(四)建盏的辨伪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铁锈斑盏等也获得成功,并批量流入市场。上世纪末,到曜斑的仿曜变天目盏也获得成功,并少量进入市场,但此类产品与日本收藏的曜变天目碗相比相差甚远,容易辨认。

仿宋兔毫盏、油滴盏不仅大量进入市场,而且作伪手段越来越复杂。20世纪80年代的仿建产品一般是在釉面上做简单处理,即用酸性物质去光(俗称“消光”),再用黄土涂抹。九十年代以后,在此基础上,有作伪者还在仿建产品上粘上“土绣”。此外,常用的作伪手段还有接底(即将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上釉后再入窑烧造)、老胎新釉(即将窑址上采拣的生烧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复窑(即将窑址上采拣的生烧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等。此外,还有老碗刻新款(加刻“供御”等款识)。仿建产品除碗(盏)这类器形之外,还有梅瓶、蒜头瓶、茶壶、茶杯、公道杯等;梅瓶、蒜头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较易辨别;而茶壶及茶杯等则非宋代建窑器形。

仿曜变天目盏与日本收藏的国宝曜变盏、特别是静嘉堂收藏的曜变盏相比,其聚釉效果和曜变斑点都显得较为死板和暗淡,曜变斑点与周围釉面聚釉具有明显的边界,是人工二次点彩,而不是完全依靠釉面在烧制过程中自然产生耀斑变化。

现代仿建产品由于采用的瓷土、釉料及烧成温度与古代相近,故胎、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纹理也几可乱真。但仔细观察,其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者则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锈”,但不自然。其次,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且较薄,手感较轻飘。其三,仿品大多为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修刀过于工整,以致显得拘谨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随意之感。其四,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少数放置炉火焙烤而后置水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冰裂纹,但裂纹较粗。其五,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较清脆;而宋代建盏发出的声音较深沉。其六,少数新仿品刻“供御”铭,但字迹甚差,毫无真品的潇酒、飘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论。其七,老碗刻新款则多为电动金刚刀刻的,刀锋棱角锋利、寒气逼人。


建阳新闻
今日建阳
炫彩建阳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5995822793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