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窑黑瓷的收藏与鉴赏”专辑共分五集,简要介绍建窑黑釉瓷器的器形种类、造型及胎、釉特征。本集概述建窑胎质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技术研究数据。 建窑黑瓷采用来自大自然的红、黄土等作为胎体的主要原料,要经过舂碎、萝筛、淘洗、过滤、沉淀、压水等多道环节,才能成为细滑柔软、可塑性强的胚料。由于胎土中含铁量较高,故烧制后的胎色呈灰黑色,质地坚硬。其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成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扣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精,露胎处手感亦较粗。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盏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根据测定,建窑黑瓷胎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硅占62~68%,三氧化二铝占21~25%,氧化钙<0.2%,三氧化二铁占7~10%,氧化钾占2.7%,氧化镁占0.4~0.5%,二氧化钛占1~1.6%,氧化钠<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