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头龙窑,安静地卧在南浦溪岸边。 水吉镇渡船头村,沿溪岸而建。这里是宋代建盏唯一的水路出口,是连接建盏和外界最重要的集散码头。 千年前建盏由此出口,千年后将由“渡头”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1984年出生的林杰,是“渡头建盏文化”的创建者。他戴着一副眼镜,斯文少话,但他的内心,却燃烧着一团跳动的火! 林杰出生在建盏的故乡——建阳水吉。这里地处武夷山脉南麓,群山长青,绿水长流,一年四季,风景旖旎。在他家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建盏古窑址。他曾跟人“吹牛”,说自己是玩着建盏不小心长大的人。 玩建盏长大的林杰,却险些与建盏擦肩而过。林杰读的是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在一家私营汽车配件厂当了一名“技术员”。技术员当久了,没啥新鲜感,加上收入低,他想:这样下去不行,得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有前途的职业。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回水吉,做建盏。 方向有了,拜谁为师呢? 林杰首先想到一个人,父亲的世交,建盏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家有。他找到许家有,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跟您学做建盏,请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做建盏多年,技艺已如火纯青的许家有对这个小后生颇为欣赏,当即答应:“作盏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你既然想作盏,我就收下你。只要你肯学,我一定尽己所能,倾力传授。” 有了许老先生的表态,林杰立刻风风火火筹备自己的工作室。林杰给自己的工作室起名 “守艺”,有两重含义:一是保证最纯正传统的工艺,守,有传承守护之意;二是勉励自己,不忘初心,做手艺,不能掉进钱眼里。 林杰是一个宜静宜动的人。平日里他喜欢运动,喜欢打篮球。可是一旦坐到工作台前,他立刻变得专注和投入。他自己曾说:“拉坯和修坯的时候有种很特别的感觉。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感觉有点像禅修打坐时的入定,那种感觉很奇妙,思维特别清晰,我要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去拉坯。” 从开始做建盏到今天,他一直坚持手工拉坯,手工的东西更有灵性。器形的审美对一个 工匠来说非常重要。我问他:“你的审美情趣是如何培养的?”他笑了:“不知道,我的朋友都说我的手艺是上辈子带来的。” 以情驭盏,匠心独运,林杰做出的建盏比旁人多了几分灵动之气。气韵这个东西会有深深的个人烙印,林杰的盏就打上了他自己的烙印。他做的盏,瓷化度高,器形好。有人说, 林杰的盏一看就是他的东西。 做了八年的盏,他的烧制技艺得到了爱盏人的认可,他也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这时,思想活跃的林杰又有了新的想法:建一座龙窑,做柴烧建盏! 这天,他找到两个常年在上海做生意的水吉本地商人,他们聊到了近些年随着建盏势头大热,市场上出现两种乱象:价格炒作和假货频出。两位朋友愿意投资,为引导建盏行业、发展家乡经济做点事,这与林杰的想法不谋而合。 2017年,林杰和他的朋友开始打造“渡头龙窑”。他将渡头龙窑的地址选在南浦溪岸的渡船头村,因为这里曾经是宋代建盏唯一的水路出口。古码头虽然已经不在,可是那历经千年留下的古盏文化气息却经久不散。在他的眼里,这青山绿水萦绕的渡头,正是适合他打造梦想和安放心灵的地方! 花了两年的时间,颇具规模的“渡头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在渡船头村打造完成。仿宋建盏烧制龙窑在2019年4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龙窑全长36米,一次可以烧7000个左右的盏。林杰重燃柴烧,不仅为重盛大宋风骨,更是想用柴火的温度,薪火相传。 入柴、守火、等待、成器。 窑变充满神秘而又值得期待,这是釉水与火的一次亲密接触,是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正因为烧制过程不可控,所以才会有开窑的惊喜。当那些带着瑰丽花纹的瓷器从窑中款款而出的时候,你会惊叹于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在渡头建盏展览区,林杰为我们介绍了几只粘在一起的“夫妻盏”,一样的坯一样的釉,花纹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窑变的魅力! 尽量还原宋代建盏的本色是他的追求。林杰说:“要恢复到宋代建窑建盏的韵味,除了器形用手工的能模仿到位之外,釉色还是很关键一点。龙窑柴烧的东西整个烧制过程比较长,出来的花纹更有层次感,釉色更接近宋代建窑建盏。”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杰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成功来自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他告诉我,建盏非厚重笨拙之物,很多人在这一点的认识上有偏差。宋代对于建盏黑瓷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古窑遗址出土的90%以上都是平民百姓用的东西,这些百姓用的盏不需要很精美,但是如果底款有“供御”“进盏”字样的建盏都是做工精细、细节处理非常到位的工艺品,因此他做的东西更多是在学习御用的建盏。 在保持建盏胎质与釉色的灵魂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人的喝茶方式,林杰在盏的器形,薄厚,大小上做细微调整。他尝试做薄形的盏,将茶盏的实用性和器型结合,让美观和实用达到完美统一,这是他创新发展的地方。 林杰的建盏,作为当代建盏非常有代表性的手艺传承,被央视录入。2016年4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等联合举行的香港“赏心乐食”美食文化节上,林杰,作为建盏制作的唯一受邀人,带着他的“守艺”建盏参展,受到业界和香港市民好评。 “做茶盏,不仅仅是生意,而是一种修行,”林杰说,“我不刻意追求茶盏外观上的华丽,更在意的是,能给多少人带来感动。”从守艺到渡头,林杰完成了一次优雅的转身,他感到自己离心目中的梦想越来越近。 渡头,将是一次新的见证,更是一次新的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