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阳于南宋时期诞生了一位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宋慈。他四任提点刑狱使,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的第一手资料,又总结了宋代和以前的法医知识,编成了《洗冤集录》一书。该书历经南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七百多年,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系统法医学名著,比西方国家同类著作的出版早了350多年。宋慈这位中国古代的法医学泰斗因此被公认为世界法医学之父。 宋慈,字惠父,号自牧,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出生于福建建阳县童游里(今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宋慈的祖先自唐朝宋文真的七世孙宋世唐(字世卿)入闽任建阳丞之后,便聚族于此,在建阳定居下来。父亲名巩,以特科进士身份出任广州节度使。宋慈自幼聪明好学,拜同乡前辈、朱熹的得意门生吴雉为师。后来宋慈进入太学,有幸结识了主持这所太学的太学博士真德秀(西山先生)。 宋慈在太学里读书非常用功,尤其文章写得很好,真德秀盛赞他的文章源流都是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因此宋慈又拜其为师。 嘉定十年(1217),宋慈应试获南宫奏赋第三,中进士乙科,授浙江鄞县县尉,适逢父亲宋巩病重,并于两年后病故。宋慈居家侍父与服丧,而未赴鄞县之任。直到宝庆二年(1226),41岁的宋慈始上仕途,任赣州信丰县主薄。绍定四年(1231),招捕使陈[韦华]赏识他的才能,推荐他出任长汀县令。嘉熙元年(1237),宋慈任通判邵武军(今邵武市),次年改通判南剑州(今南平市延平区)不就。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任司农丞知赣州,不久,改任广东提点刑狱使。淳祐元年(1241),宋慈知常州军州事,曾与武进尉史能之谈论重修《毗陵志》。宋慈利用修志工作之余,开始收集编写《洗冤集录》的资料。届满,宋慈转任广西提点刑狱使。淳祐七年(1247),宋慈任直密阁湖南提点刑狱使。宋慈凭借他历任提点刑狱使的经验,又总结了宋代和以前的法医知识,编成《洗冤集录》。该书于淳祐丁未(1247)刊于湖南任所。宋慈在自序中阐明了他编写该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达了他洗冤泽物、起死回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淳祐八年(1248),宋慈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皆司刑狱之事,听讼清明,决事刚果,对善良的人甚为爱护,遇到狡猾的豪门则严厉处制。淳祐九年(1249),宋慈拨直焕章阁,知广州,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就在这年春天,他突然患上头晕病,但仍然照常工作。当地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宋慈重病在身,毅然亲自出席。此后,他精神大为委顿,于这年农历三月初七日于广州任内病逝,享年64岁。次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归葬于福建建阳县雒田里(今崇雒乡)昌茂坊。 宋理宗赵昀赞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特赠“朝议大夫”,并亲自书写墓门“慈字惠父,宋公之墓”以表扬他的丰功伟绩。宋慈逝世后十年,他的生前密友刘克庄根据宋慈之子奉呈故左史李昴英所写的《宋慈行状》内容,撰写了《宋经略墓志铭》,说他居官一生,“禄万石,位方伯”,却“家无钗泽,厩无驵骏,鱼羹饭,敝温袍,萧然终身”。由此可见,宋慈是封建社会中非常难得的清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