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阳区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民生显著改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金秋时节,在漳墩老区畲乡农业专业合作社南坑小白生态茶生产基地,茶农们正忙着对茶树进行修剪。 区白茶协会会长李泉弟说:“因为这段时间持续干旱,工人今天主要是在茶园管护,一个就是给水土保持的麦冬苗浇灌一些水,还有就是对我们茶树进行修剪,修剪主要能够保持来年营养能够集中,品质更好。” 漳墩镇作为中国小白茶的发源地,拥有1000多年的制茶历史茶产业从有到优、价值从小到大,“漳墩小白”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白茶产业发展,鼓励茶农做优做强白茶产业,目前全镇白茶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小白茶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超2300吨,产值达4亿元,涉茶农户5000余户,广大茶农“因茶兴业、因茶致富”。 区白茶协会会长李泉弟说:“近年来,政府给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行业标准的制定、品牌的推广,还有我们传承人的培养。经过这么多年来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扶持,我们茶农茶企对这个行业也非常有信心,我们也更有动力把这个茶行业做好、做强、做大。” 十年来,我区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茶叶、建阳桔柚、葡萄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一村一品”,推动乡村振兴。 近日,科技特派员应薛养来到水吉镇仁山桔柚大棚种植基地,查看桔柚新品种的挂果情况,并就裂果现象进行分析和指导。 科技特派员应薛养说:“这个裂果就很厉害了,而且从果肉开始裂,这种裂果是叫内裂,内裂就是说明裂果比较严重的,水分太大了,我们浇水一次浇太多了不稳定,人工浇水很难控制,已经准备上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就是我们可以编程控制。” 自2003年以来,谢福鑫、应薛养、吴琼梅等科技特派员先后下派至仁山村,为仁山桔柚产业提供科技服务,指导优质杂柑新品种引进、桔柚大棚建设与设施配套栽培技术及智慧果园建设,提高桔柚品质与种植效益。 水吉镇仁山村果农游有玉说:“搭棚后品质又好,采果期又可以延长,数量也会增多,以前都看天气吃饭,现在有了棚,基本上很好了。” 仁山桔柚生态果园创建于1986年,目前已成为我区最具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桔柚生产基地。 水吉镇仁山村下派书记游珊说:“我们仁山现在是有葡萄和桔柚两大农业支柱产业,也有葡萄和桔柚两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全村现在是85%的村民都在种植葡萄。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仁山村发展的这两大农业支柱产业,让我们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发展到了现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曾经的不足3,000元到去年为止已经突破了3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十年间,我区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351元,增加到2021年的20629元,增长120.6%,收入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利诚说:“近年来我们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目前我区绿色经济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后续,我们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继续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创建,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林晞 王佳敏 余广聪 吴建勇 夏咏琪 周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