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一生清正廉洁,有口皆碑,他的清廉思想对于当今党政干部反腐倡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朱子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朱子家训》,讲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 除此外,朱子一家在笃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过程中,还不断完善做人的行为准则,将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贯穿始终。除了先后制定《家训》《家规》《训子从学帖》《童蒙须知》外,还制定了《朱子家政》。《朱子家政》是关于治家、修身、处世的家教经典。《家政》以朴实精辟的语言,提出了每一个人在家庭、社会中所充当的角色和应尽的伦理道德义务,其内容所包含的理性光芒。 朱子在《家政》中阐明:公共事务有公共管理准则,家族宗室有家庭行为守则。品行高尚的人注重家庭事务的治理,不图扩张财富,为的是行善积德。治家的关键在于:关爱子女,孝顺长辈;友爱弟妹,恭敬兄长;夫妻要相敬如宾;宗族要和睦相处;家风要清白坦荡;生活作风要正派纯洁;儿女要刻苦学习;婚姻要慎重择偶;生活要勤俭节约;要常怀乡土之情,爱国爱乡;要传承先人遗产;要掌握农业常识;要按时纳税;要讲究诚信,知恩图报;要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亲戚之间要保持友好往来,对待客人、朋友、邻里乡亲要热情接待、相亲相爱;交结朋友要选择志向高远的人;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服务上级领导不可阿谀奉承,对待下属人员不能傲慢无礼;要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免遭诉讼纠纷;要远离危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要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营造融洽氛围;人情往来上要互通有无,一旦出现饥荒、危难、疾病等天灾人祸,一定要相互接济、相互体恤、相互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人家中发生丧葬事故时,应致以同情慰问;他人有喜事降临时,应表示真诚祝贺。 他特别提到: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见好处就上;商品交易要公道合理,待人处事要公平公正;要懂得趋凶避害的道理,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家中内外都要保持融洽和谐,生气的时候要忍辱负重,做到心平气和;不要妄加评论他人是非对错,更不要污言秽语说三道四;不要酗酒贪杯,不要追求衣着服饰华丽,不要贪慕器用奢华;要修葺整洁房屋,经常打扫庭院;要爱护课本书籍,保持门窗墙壁整洁;批评教育不宜求全责备,而赏罚必须分明得当。 朱子认为:倘若都按以上要求做到了,那么家庭事务自然是治理严明,大家都毫无怨言,一片祥和,子孙后代自然兴旺发达。如果换作一个地方官员这样去管理事务,就将政令畅通、造福一方。 他说:如果这种情况换在一个国家或全世界,整个国家或全世界的公共事务治理都将顺达。哎呀,哪有品行高尚的人不注重家庭事务的治理啊?家庭事务都治理不好,难道还有资格谈论国家大事、天下大事吗? 正因为此,有了一整套《家训》《家规》《家政》,使得朱子家风数百年来得以绵延倡行,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朱子家政》原文: 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非求富益之也,种德而已尔,积善而已尔,好礼而己尔。 父子欲其孝慈,兄弟欲其友恭,夫妇欲其敬顺,宗族欲其和睦;门阑欲其清白,帏簿欲其洁修;男子欲其知书,女子欲其习业;姻女欲其择偶,婚嫁欲其及时;祭祀欲其丰洁,用度欲其俭节;坟墓欲其有守,乡井欲其重迁,先业欲其不坏;农桑欲其知务,赋税欲其及期;私负欲其知偿,私恩欲其知报,私怨欲其不逞,私忿欲其不蓄;亲戚欲其往来,宾客欲其延接,里闬欲其相欢,故旧欲其相亲,交游欲其必择,行止欲其必谨;事上欲其无谄。待下欲其无傲;公门欲其无扰,讼庭欲其勿临,非法欲其勿为,危事欲其勿与;官长欲其必敬,桑梓欲其必恭;有无欲其相通,凶荒欲其相济,患难欲其相恤,疾病欲其相扶,丧葬欲其相哀,喜忧欲其相贺;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交易欲其廉平,施与欲其均一;吉凶欲其知变,忧乐欲其知持;内外欲其相谐,忿恚欲其含忍;过恶欲其隐讳,嫌疑欲其知避,儿秽欲其不谭; 奴婢欲其整齐,出纳欲其明白;戏玩欲其有节. 饮酒欲其不乱;服饰欲其无侈,器用欲其无华;庐舍欲其葺修,庭守欲其洒扫;文藉欲其勿毁,门璧欲其勿污;鞭笞欲其勿苛,赏罚欲其必当。 如是而行之,则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降祥,子孙吉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一同与天下之政理。呜呼,有官君子其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其可语周与天下之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