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丰收,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经济形势年中看)
2018-07-12 09:35:5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夏时节,微山湖畔,一片农忙景象。“农谚讲,翻不翻,差距大。今年夏粮丰收,深松耕地功劳不小,秋粮生产还得继续深松。”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粮农林凡秀,这几天一直在自家的大田里照顾着农机手深松耕地,为秋粮种植做准备。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夏粮种植面积4.08亿亩,较上年持平略减。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粮安天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了根基。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夏粮喜获丰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的亮点,同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深厚基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夏粮生产优势 夏粮丰收,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结构性改革要求夏粮生产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绿色兴农。 今年夏粮生产生态种植加快。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基本实现按标生产,绿色生产与循环发展全覆盖,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 河北省在节水品种材料上取得突破,是主产区夏粮绿色生产的一大亮点。河北省常年播种小麦3400多万亩,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河北今年夏粮生产把发展节水小麦作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举措,加快培育推广节水品种,全面普及集成技术,层层开展示范创建。地下水超采区小麦节水品种基本全覆盖,在保持产量稳定的情况下,年少抽取地下水10亿立方米左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夏粮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质量兴农。 今年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农业质量年,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实现夏粮优质生产,标准化是夏粮主产区河南的特色。2017年秋冬种阶段,河南省以标准化推动优质化,粮食生产示范县实现统一供种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省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均种植在豫北强筋适宜区、豫中东强筋次适宜区和豫南弱筋适宜区。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夏粮生产的主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融入夏粮生产全过程,为夏粮生产厚植了生产优势、经营优势和市场优势。 |
相关阅读:
- [ 09-07]世界屋脊迎来“太空粮食”丰收
- [ 08-25]农业部: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 灾害影响仍是局部
- [ 08-18]国务院:力保粮食丰收 农业部:抓好防灾减灾
- [ 08-18]国务院部署工作力保粮食丰收 夯实经济基础